阅读:9216回复:25

[建言献策]谨请“市文明委”(此事请市文明委定夺比较合适):常德别称,欲说还休!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23-03-26 23:14扫一扫,手机看帖

图片:常德别称.jpg



一、常德别称,欲说还休
作者:常德论坛网友“cdrljp”

       最近些年,在一些官方网站,百度百科以及有些微信公众号上,常见有这样的表述:常德,古称武陵,别称柳城,是湖南省省辖市,湖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在百度上搜索,“常德为什么被称为柳城”,答案是:“因为常德有柳叶湖”。在政府官网上,也有“柳城常德”的栏目,不难看出,政府官网都有这样的栏目,那别称为柳城大概是铁定无疑了。作为一个在常德市城区生活了近四十年的老市民,对常德别称真有欲说还休之感,然不说不快。
       一、国内其他城市的别称都有故事。比如:上海的别称申城,因为上海地区在战国时代属于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所以沿用了申这个名字。重庆的别称山城(雾都)。现重庆市依山而建,城与山共为一体,所以得名。成都的别称蓉城(锦城),五代后蜀王孟昶时,在城墙上遍植芙蓉,使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有“芙蓉城”、“蓉城”之称。另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驰名天下,在城西南筑有锦官城,故成都又有“锦城”之称。武汉别称江城,是源于长江和汉水两大河流交汇于此得名的。另一说,武汉的“江城”之名与号称“诗仙”的唐代大作家李白有关。“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是李白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由人们口头传诵1300多年至今并镌刻于如今重建的黄鹤楼,而诗中的“江城五月落梅花”就是武汉叫“江城”的最初由来。广州的别称羊城(五羊城、穗城、花城)。而羊城的名字,有着两千两百一十多年的历史。公元前9世纪,周朝的楚国在如今的广州建造了一个城邑,名叫楚庭。有一年,楚庭因连年灾害,田地荒芜,农业失收,百姓饥荒。有一天,南海的天空出现五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只仙羊,仙羊口衔一棵一茎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这座城市。仙人把稻穗赠予百姓,把五只羊留下,祝愿这里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从此,广州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也开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之称。昆明的别称春城,因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济南的别称泉城。山东济南趵突泉泰山山脉丰富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至济南,被北郊的火成岩阻挡,于市区喷涌而出形成众多泉水。形成七十二名泉。如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故济南又称为泉城。拉萨的别称日光城,因为拉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0多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比在同纬度上的东部地区几乎多了一半,比四川盆地多了2倍,所以称它为“日光城”。 长沙的别名叫星城因长沙星得名。我国自商、周以来逐渐形成的据以观测天象的二十八宿(星座)中,有一宿叫诊宿,根据古天文学的星宿定位,轸宿位于荆州上空。轸宿旁边有个附属于它的小星,名叫长沙星。因此,历史上就有这样一种说法,长沙是因长沙星得名的。在此不一而足,可见,多数城市的别称都是在来历有故事的。
       二、常德历史上只有古称,没有别称,其别称“柳城”是近十多年的产物。纵观常德几千年的历史,都没有别称“柳城”一说。常德历史文化悠久。文明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常德城始建于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300多年。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区城东建筑城池,设黔中郡,迄今2200多年历史。史称武陵、朗州、鼎州。三国时期,常德称武陵郡,属荆州。唐朝,常德称朗州府。北宋时期,常德属荆湖北路(相当于省),常德地区州府在澧州,即今澧县。元朝,常德属湖广行省,常德称常德路,相当于郡。明朝,常德属湖广行政司,常德称常德府。清朝,康熙九年设岳常道,雍正七年增置更名为岳常澧道。公元1911年,清亡,辛亥革*命胜利,1922年,湖南省撤消“道”制,仅存省与县两级,常德各县直属省管辖。1914年,湖南省政府废除府、厅、州,保留“道”,岳常澧道改为武陵道,原常德府、直隶澧州各县由武陵道直辖,道治常德。1937年国民政府湖南省普遍设立行政督察区若干,第二区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沅江、汉寿、澧县、临澧、石门、慈利、桃源等11个县,专员公署治所由慈利县迁往常德县。1938年11月,第四区从常德迁往澧县,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也称常澧区专员公署。1940年,湖南省调整行政区划,行政督察区第二区改为第四区。1949年7月中旬至8月初,常澧专署为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澧县、临澧、慈利、桃源9县。8月28日,常澧区更名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区行政专员公署(简称常德专署)”。1955年2月1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区专员公署改为湖南省常德专员公署。1979年3月24日,常德地区行政公署成立。1988年元月,撤消常德地区,建立省辖常德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一直到2005年前,都不见常德有别称为柳城的记载和报道。大约从2005年起,有媒体开始说常德别称为柳城了。据笔者考证,最先打出常德别称“柳城”的是常德市旅游局2005年印制的书签式的宣传卡片,说是因为常德市城区有个柳叶湖,故牵强附会地说常德别称为“柳城”。笔者到常德地区机关(地改市后为常德市直机关)工作生活了近四十年,没离开过常德市,且一直关注常德市的本土文化建设,在2005年此之前,从来就没听说过也没见过有关资料介绍常德别称为柳城。常德市城区现在有个柳叶湖不假,但在常德市城区没有扩展前,柳叶湖最先在原常德县(后改为鼎城区)境内,最先由鼎城区开发。随着常德市城区不断扩展,经几次区划变更,于是将柳叶湖单独划出作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度假区范围包括柳叶湖、占天湖、白鹤山及毗邻的南坪岗乡,肖伍铺乡、白鹤山乡、鼎城区渔场、万金障农场等单位的部分地域,区辖总面积40.06平方公里。1994年6月,由常德市人民政府申报,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并经常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即便是1994年建立了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后,当时常德也没有别称为“柳城”一说。所以现在每每看到媒体在介绍常德时,从原来的“古称武陵”,突然加了一个别称“柳城”的介绍,就感到很唐突,很别扭,很无奈。不由发问,常德别称为“柳城”是怎么来的呢?怎么作为老市民一点也不知情呢?
       三、常德别称“柳城”与广西柳城县的正规县名雷同。之所以说常德别称“柳城”别扭,还因为与广西柳州市下辖的柳城县县名相同。柳城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一个辖县。柳城县历史悠久,建县于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原名龙城县,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始更名柳城县。1984年2月,柳城县正式划归柳州市管辖。一个仅仅因为随着城市区划的变更,将柳叶湖划到了常德城区,就将城市别称为“柳城”,又与外省的一个县名相同,更显得这个别称取得太随意。时间长了,就有可能出现像重庆酉阳与常德桃源争正宗桃花源一样争谁是正宗柳城的闹剧。且不说有古称武陵这一响誉中外的名字,就是要在当今搞个什么城市的别称,也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个别称是不是合适,是不是有唯一性,是不是合乎市民的历史价值认同,即便是弄一个城市别称,是不是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如果这个别名没有得到社会认同,一旦与广西柳城县为名称打起嘴巴官司,必然会自取其辱。“怎么用我们正宗的城市名作为你们的别称”。尽管这是假设,但事实上我们已经用了别人的正式名作为了我们城市的别称,显得太不厚道。
       四、常德别称“柳城”没有经过权威机关认定,显得很不严肃。我们说,对于一个城市的别称,如果是历史形成的,有历史典故,人们已经约定俗成,大可不必经有关权威机关按程序讨论决定。但对于历史上没有的别称,突然之间冒出一个别称来,恐怕就要严肃对待了。2016年1月21日,新版中国常德政府门户网站正式上线运行,网站发出公告:“新版【常德论坛】即将上线,欢迎广大网友试用并提出宝贵意见”。看了常德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以及这个公告后,笔者曾发过一贴:“也谈新版政府门户网站”,此贴发了以后,得到了部分网友的跟贴,后来不知怎么被删了。在这个贴中笔者说到,关于柳城,常德前些年为了扩大影响,加上有个全国闻名的柳叶湖,还加上陶渊明是五柳先生一说,常德的旅游部门和政府网站就把常德称作了柳城,其实这是很不严肃的。一个城市如何取别称,愚以为,一是要遵重历史。一个城市不是不可以有别称,如果说,历史上有精彩典故,有别称的由来,老百姓又认可,这个约定俗成的无可争议的历史称谓当然可以沿袭。如果没有,就不能太随意。目前有广西柳州市的柳城县叫柳城,现在常德又别称柳城,那这个柳城到底是广西的柳城还是常德呢?二是如果新设城市别称,应该由本行政区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来做决定。一个城市的市花、市树确定,都是由本行政区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做出的决定,何况一个城市的别称呢?别称就是城市的别名,就是城市的历史记忆。为城市起别称,就像父母为子女起名字一样,具有至上性,这个名字不能由他人起,还要看是否符合公序良俗,也要能经过公安局审核才行。那么作为一个城市的别称只能由该地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来决定。比如,常德市的市树市花,在1988年地改市不久,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确定常德市市树市花的决定》,确定樟树为常德市市树,桅子花为常德市市花。随着形势发展,常德要打桃花源旅游品牌,要建桃花源里的城市,后经广泛征求市民意见,2009年10月29日,常德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决定,香樟为市树,桃花为市花。可见,先前确定的桅子花和2009确定的桃花都是市人大常委会作了决定的,这样对外宣传才有权威性,至上性。姑且不管叫柳城是否适合,作为一个地方的政府网站,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没做出决定之前,都不能自作主张自称为什么城。更不能将有关部门的一次没有作认真论证的宣传作为政府官网的栏目进行推介。即便有好的名字指代,公众又对其具有价值认同,也应按程序经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才行。如果历史上没有别称,想扩大某个景区的影响,又不经市民广泛讨论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出决定,随便叫之,这个别称既没有说服力,也没具权威性。
       综上所述,常德别称“柳城”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不太适合的。我们说,宣传一个地方,有人文、历史、名山、大川、建筑、古迹、经济、产品等诸多要素。但这些要素虽不能要求是唯一的,但一定是要有特色的。尤其是对包含历史文化等综合要素的城市别称的宣传,一定是有史料可查,有故事可讲,为什么以此为别称?一定要有市民的价值认同……,新别称一定要有权力机关的审议决定。如常德有古称武陵,就是因为常德曾设武陵郡。现在常德市城区有德山,太阳山,河伏山,柳叶湖等,且多处地名比较,德山比其他三个名气更大,即便是要取别称,联系“善卷文化”取名“善城”,相比“柳城”,文化底蕴更深厚,历史故事更精彩,也更具唯一性。顾名思义,“善城”乃道德之城,更有文史韵味。附注,取名“德城”也不合适,因为山东省德州市设有县级的“德城区”,容易混淆。笔者并不是说一定要取名“善城”,而是说取名“柳城”太没有文化内涵了,且还与广西柳城县同名,既没面子,也没里子,直叫常德人脸上无光。
       原帖地址:http://cdbbs.cdyee.com/read-839203#floor_reply




二、常德的别称叫“柳城”,总感到别扭
作者:常德论坛网友“meijianhua”

       这是我注册此论坛后发的第一个贴子。我算是个老常德人了,但从2004年起一直在外打工,后来回家不知不觉常德多了一个称呼,名叫“柳城”,这绝对是自称!因为在外边包括省内从来没听人说过常德又叫“柳城”。那么,自称“柳城”好不好呢?我认为不怎么好。
       一,广西有柳州,旁边就有柳城县,且历史悠久,我们有必要这样去争吗?弄不好会自我矮化。
       二、“常德”这个名字已经够好的了,本来也有其它好的历史称谓,没必要再搞个什么别称,常德人经营好自己的常德,多为常德争光争气,足够为常德发扬光大。
       三、不就是有个柳叶湖吗?但完全没有必要把柳叶湖和常德相捆绑,因为小小的柳叶湖远远代表不了也远远体现不了深厚的常德。再说,扎扎实实把柳叶湖经营好了,“常德有个柳叶湖”这句话就世人皆知了,与常德城相得益彰,岂不更好?因此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淡化直至去掉“柳城”这一称呼。
       原帖地址:http://cdbbs.cdyee.com/read-870910-1





图片:常德别称2.jpg



图片:常德别称4.jpg



图片:常德别称5.jpg



图片:常德别称3.jpg






     以上两篇帖子,由于时间到期不能再留言评论,欢迎大家在本帖下方留言。
回复 扫一扫,手机看帖
shimin
三级网友
三级网友
1楼#
发布于:2023-03-27 13:02
帖内置顶  –    –  2023-03-29 12:56
常德别称“柳城”,天大的笑话!

图片:柳城.png

2楼#
发布于:2023-03-27 01:58
帖内置顶  –    –  2023-03-29 12:56
傅启芳  六级网友  已实名认证  
1楼#
发布于:2018-02-09
常德这个名称很好,是法定名称,已正式列入国家地图名册,中外闻名。当年,取别名柳城,是几位无事生非的文人忽悠不懂常德历史文化的当权者闹的笑话,是不得人心的。它严重的损害了常德名称的知名度,尤其在对外交往上造成很大不便。现在,应当坚决废除这个荒唐别名一柳城,再也不要轻易取什么别名了。(傅老,系常德市政府老领导)



帖子地址:http://cdbbs.cdyee.com/read-839203#floor_reply
3楼#
发布于:2023-03-27 17:38
帖内置顶  –    –  2023-03-29 12:55
7年前我曾参与市民政局地名普查工作。当时市民政局领导曾问我对“柳城”的简称看法,我说常德叫“柳城”让我莫名齐妙,无根无据,这是谁取的?应该取谛!他们明确回复了我:我们没有将常德称为“柳城”!去年,市文化旅游局又开会研讨了类似问题。会后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回复了相同的看法,并认为最好简称“德城”为宜。
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湖南省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湖南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等法规,依照《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建议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民政局、市委党史室依该规定将我市好几个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举行专家学者论证会和听证会,一并解决。当否?请斟酌。
zdzl
二级网友
二级网友
4楼#
发布于:2023-03-28 10:31
帖内置顶  –    –  2023-03-29 12:53
既然难以找到合适的别称,就干脆不叫了,不是非得学别人要有个别称,就叫常德不好吗?把常德这个名称经营好,比什么都强。叫柳城、桃城、德城、善城又能怎样呢?
而且,叫柳城、德城,与广西、山东的法定县名、区名雷同,不仅自我矮化、自降身份,而且侵犯了他人的名称权,一旦与广西柳城县、山东德城区打起嘴巴官司,必然自取其辱。@赞同傅启芳、行者乙、看见生活等网友观点。
5楼#
发布于:2023-03-27 01:58
傅启芳  六级网友  已实名认证  
1楼#
发布于:2018-02-09
常德这个名称很好,是法定名称,已正式列入国家地图名册,中外闻名。当年,取别名柳城,是几位无事生非的文人忽悠不懂常德历史文化的当权者闹的笑话,是不得人心的。它严重的损害了常德名称的知名度,尤其在对外交往上造成很大不便。现在,应当坚决废除这个荒唐别名一柳城,再也不要轻易取什么别名了。(傅老,系常德市政府老领导)



帖子地址:http://cdbbs.cdyee.com/read-839203#floor_reply
关羽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6楼#
发布于:2023-03-27 09:25
7楼#
发布于:2023-03-27 09:31
常德市城区有德山、太阳山、河伏山、柳叶湖等,多处地名比较,德山名气更大,尤其“善卷文化”是“常德”之名的内涵和根本,常德如若取别称,联系“善卷文化”取名“善城”比较合适。
取名“柳城”广西柳州市有柳城县,不合适;取名“德城”,山东省德州市设有县级“德城区”,也不合适。
8楼#
发布于:2023-03-27 10:45
楼主的主张很有道理。我想叫做柳城也应该是当下之需,主打柳叶湖旅游嘛。还请楼主稍安勿躁,以后常德有桃花源为主题了,会改成“桃城”的。
waitivy
四级网友
四级网友
9楼#
发布于:2023-03-27 11:03
感谢楼主有理有据、旁征博引的发言,受教。以前确实也感觉柳城一词不具有代表性,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这下搞明白了
10楼#
发布于:2023-03-27 12:06
“常德”是个好名字,别整什么别称了,把“常德”搞响亮是根本。
shimin
三级网友
三级网友
11楼#
发布于:2023-03-27 13:02
常德别称“柳城”,天大的笑话!

图片:柳城.png

12楼#
发布于:2023-03-27 13:22
常德叫什么“柳城”,是牵强附会、急功近利、拍脑袋的决定,盗用人家县名,弄不好惹官司
13楼#
发布于:2023-03-27 15:31
按说柳叶湖名气还是比桃花源差了很多,桃花源只要80后90后读书都学过桃花源记的。
14楼#
发布于:2023-03-27 15:50
我觉得既然没找到符合常德历史底蕴的别称,就干脆不叫了,不是非得学别人要有个别称,就叫常德不好吗?把常德这个现代名称经营好,比什么都强。叫柳城、善城、桃城又能怎样呢?
15楼#
发布于:2023-03-27 16:25
柳叶湖和桃花源作为常德境内的两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景区值得大力宣传,但据此号称“柳城常德”和“常德,桃花源里的城市”皆叫人觉得别扭。对于“柳城”之别扭,楼主之述备矣,故此不再复絮。且说桃花源乃位于距常德市城区34公里的一个县域下面桃花源镇的景区。景区总面积157.55平方公里,而桃花源主体景区只有15.8平方公里,怎么常德就成了这里面的城市呢?岂非本末倒置?
再说,楼主认为用“柳城”作别名不如用“善城”,理由是常德有独具特色的“善卷文化”。余以为,这也是万万使不得的!理由如下:
其一、“善”与“善卷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意为“善良”,是儒家道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后者的内涵则是道家理论(专门研究宇宙本源和自然规律的理论)中的“道德”。也就是说,二者在概念上是不能划等号的。
其二、即便抛开概念不谈,一个“善”字也是绝对涵盖不了,指代不了“善卷文化”的。
其三、“善城”一词没有地域特色,任何一个地区都可以用。目前已知的有杭州、广州、嘉善、鹤壁等城市在打造“善城”,广州为此还特地创办了《善城》刊物。见以下系列图:

描述:触屏版

图片:1679905061

触屏版

其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位伯镇已然有了一个叫作“善城村”的行政村。
综上,“善城”不能作为常德的别名。其实,任何一座城市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地弄个什么别名。

(第一次在手机上跟帖且看不到预览效果,不知文字和插图的次序会不会打乱?还要说明的是有多张图片但只能成功上传5张)
16楼#
发布于:2023-03-27 16:31
可以断定,十几年前给常德起名“柳城”的砖家,没有学过地理,一辈子没有出过省
17楼#
发布于:2023-03-27 17:38
7年前我曾参与市民政局地名普查工作。当时市民政局领导曾问我对“柳城”的简称看法,我说常德叫“柳城”让我莫名齐妙,无根无据,这是谁取的?应该取谛!他们明确回复了我:我们没有将常德称为“柳城”!去年,市文化旅游局又开会研讨了类似问题。会后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回复了相同的看法,并认为最好简称“德城”为宜。
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湖南省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湖南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等法规,依照《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建议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民政局、市委党史室依该规定将我市好几个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举行专家学者论证会和听证会,一并解决。当否?请斟酌。
Encore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18楼#
发布于:2023-03-27 18:50
一、城市别名的确定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历史典故、历史建制、神话传说、地理环境(气候、地形、水文)、产业发展等等。
二、城市别名,有的是因为传说,有的是因为历史,有的是因为地理因素,因此这些别名也成了一座城市的印记。
三、城市别名,不能雷同,尤其不能与法定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名称雷同。
四、城市别名,不能凭空捏造。例如:常德别名“柳城”,就是生拉硬扯、牵强附会
的。
五、城市别名,不容任何带有功利色彩的“打造”。例如:杭州、广州、嘉善、鹤壁等城市打造“善城”,那是扭曲的政绩观作怪,那是刻意的“打造”,与善卷故里常德“尚德
崇善始终如一的风尚不一样。若要称作“善城”,常德最有资格。
guest:
三级网友
三级网友
19楼#
发布于:2023-03-27 19:37
雪嫋嫋  
16楼#
发布于:2020-12-21 11:09
当年撤县设区,起名考虑不周。如果将常德市(县级)改名武陵区,常德县改名朗州区,那么,一个好听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常德别称就保留下来了:鼎城!

鼎州(鼎城)

《武陵县志》记:“渐水(在今常德北,东南流入沅水。《汉水·地理志》武陵郡索县:‘渐水东入沅’)亦曰鼎水,实鼎州所由名”。由此看出,是以境内有鼎水得名;而鼎水又因“有神鼎出于水中”而得名。这就是当时将朗州改为鼎州的依据,并非另有一条鼎水。现在城区的上南门,曾亦名“神鼎门”,来源在此。故武陵城亦称“鼎城”。
20楼#
发布于:2023-03-28 09:35
常德之名源于“武事”。199312月出版的《湖南古今地名辞典》记载:常德“取《诗经·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之义,置常德军……乾道元年升为常德府。”此后,各个朝代都以常德名府、名路、名县……在美帝国主义纠集团伙围堵我国的时候,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怎能倡“善”?《论语·里仁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其义是:“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所以建议常德宜简称“德城”。
虽然山东省德州市有个县级区叫德州区,但并不影响地级常德市简称“德城”。
21楼#
发布于:2023-03-28 10:30
对不起,我因病住院,把山东省德州市有个县级区叫德城区,写成德州区了,向各位致歉!
zdzl
二级网友
二级网友
22楼#
发布于:2023-03-28 10:31
既然难以找到合适的别称,就干脆不叫了,不是非得学别人要有个别称,就叫常德不好吗?把常德这个名称经营好,比什么都强。叫柳城、桃城、德城、善城又能怎样呢?
而且,叫柳城、德城,与广西、山东的法定县名、区名雷同,不仅自我矮化、自降身份,而且侵犯了他人的名称权,一旦与广西柳城县、山东德城区打起嘴巴官司,必然自取其辱。@赞同傅启芳、行者乙、看见生活等网友观点。
23楼#
发布于:2023-03-28 10:35
快活林:楼主的主张很有道理。我想叫做柳城也应该是当下之需,主打柳叶湖旅游嘛。还请楼主稍安勿躁,以后常德有桃花源为主题了,会改成“桃城”的。回到原帖
非也,改成“桃花城”多好啊,会让无数俊男靓女为拉动常德经济慕名而来
24楼#
发布于:2023-03-28 12:07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水水无沙”这两句话可以说是对常德与长沙地名的定义。一般来说,地名无论它的历史长短,首先选取顺其字义和深厚文化底蕴,就能说明地名重要性。我八十年代曾借调常德市地名筹备小组工作。就因为常德地名和其它地名的比较,比如武陵、朗州、鼎城……当时负责地名汇总的师国华老师发表看法:她引用上述两句耳熟能详的“典故”,仍以明嘉靖常德府志“常德”地名首选。至于今后怎样选地名是今后的事。她是坚持常德地名的,经过全组六人反复论证,在组长(市民政局)朱副局长和市建委李主任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仍按明嘉靖常德(市)地名上报常德地区地名委员会。
楼主之所见符合我们当时的论证。但,“善城”一词地名值得商榷。好比之初没用武陵、鼎州等地名,现今不是有了么。因此顺笔“柳城”亦然。
25楼#
发布于:2023-03-28 15:08
zdzl:既然难以找到合适的别称,就干脆不叫了,不是非得学别人要有个别称,就叫常德不好吗?把常德这个名称经营好,比什么都强。叫柳城、桃城、德城、善城又能怎样呢?
而且,叫柳城、德城,与广西、山东的法定县名、区名雷同,不仅自我矮化、自降身份,而且侵犯了...
回到原帖
“常德”两个字要内涵有内涵,要故事有故事,自身光芒万丈,何需借他人微光?经营“常德”的根本,在于各界领袖人物以身垂范,修常德,正常行,大众效仿,自然会声名远播。(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
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要特别当心一粒老鼠屎废掉一锅汤。如果还有杨某某书记之流的成长土壤,断难竖起常德之德的形象。
sunsong
二级网友
二级网友
26楼#
发布于:2023-03-28 16:07
小老儿:“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水水无沙”这两句话可以说是对常德与长沙地名的定义。一般来说,地名无论它的历史长短,首先选取顺其字义和深厚文化底蕴,就能说明地名重要性。我八十年代曾借调常德市地名筹备小组工作。就因为常德地名和其它地名的比较,比如武陵、朗...回到原帖
看了半天,不知所云。是怎么借调到“常德市地名筹备小组”工作的呢?八十年代还需要筹备常德市地名吗?
27楼#
发布于:2023-03-28 17:37
sunsong:看了半天,不知所云。是怎么借调到“常德市地名筹备小组”工作的呢?八十年代还需要筹备常德市地名吗?回到原帖
要么我记错年代,要么查看相关资料——现在武陵区档案馆——师国华著常德市地名沿革。年代在其著作。
28楼#
发布于:2023-03-28 17:40
sunsong:看了半天,不知所云。是怎么借调到“常德市地名筹备小组”工作的呢?八十年代还需要筹备常德市地名吗?回到原帖
怎么借调的?那问我原单位领导
gystl
五级网友
五级网友
29楼#
发布于:2023-03-29 10:50
常德贸然搞出一个别名“柳城”,大概是2005年的事,一无历史故事,二无史考依据,三无法律认定,四与广西“柳城县”同名,严重损害了“常德”形象和知名度,影响对外交往,建议彻底废除这个荒唐的别名。